以淮安为首的运河沿线城镇串珠成链,合力打造人文景观。这是叠加文明与千年文脉的大运河,真正对大运河贡献最大的是隋炀帝。他把运河向北延伸,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合拢在一起。就在公元605年,即大业元年的3月17日,在洛阳营造东都的工程正式奠基。四天以后,即3月21日,隋炀帝颁旨开凿通济运河,从洛阳出发直通淮安,南下扬州。不算修筑东都的工匠与民工,光是通济运河就从全国征集了三百六十万民工,运河全长两千多里,从开工到竣工只用了一百七十一天。当年的8月15日隋炀帝登船东游这人文景观的杰作时。出游的船队官船两千八百四十五艘,兵船两千四百艘,首尾相连两百多里。隋炀帝所乘的龙船有四层,高四十五尺,长两百尺,上有正殿、内殿、东西朝堂,中层有一百二十个房间,下层为内侍的居所。纤夫八万人,“垫脚女”九千人。这样的人文景观,让人叹为观止!而四年后,隋炀帝又诏发河北诸军征招五百多万军民开凿永济运河,就从洛阳出发直达北京。通济运河和永济运河开通之后全长五千多里。两条运河像两条长长的手臂,将大半个中国紧紧搂在皇帝的怀里,这样的人文景观独一无二。可怜隋炀帝建树了如此宏伟景观。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,自己就被叛军勒死了,却连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