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漕运文化】淮安漕运往事

发布时间:2023-06-09浏览量:282

淮安与漕运渊源颇深,从吴王夫差修筑邗沟,隋炀帝开凿南北运河,元明清时期大运河南北贯通,淮安一直处于漕粮中转的中心位置。明清时期,淮安设立漕运总督部院,奠定了其交通枢纽地位,推动了淮安经济的繁荣发展。

专门设立漕运机构

春秋时期,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,南从扬州邗江筑城穿沟,开挖北至楚州(淮安)末口入淮的邗沟。此后,魏文帝开挖山阳池。隋朝都城长安虽处关中平原,但所产粮食不能满足都城需要,必须通过漕运从远离关东、江淮富庶地区调运粮食、物资。隋开皇四年,文帝下令开凿都城通往关东、江淮的运河,并重开已淤塞的邗沟,以利于漕运,淮安从此成为运河漕运的重镇之一。

 隋炀帝从大业元年至大业六年三月,炀帝令能臣名将在历代修筑各段古运河的基础上,有计划地加以疏浚、改建和扩展,又发淮南民10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江口,以洛阳为中心,沟通我国南北,由永济渠、通济渠、山阳渎顺流而下,由扬子入江、江南河组成的运河水系,使我国运河工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,把水道漕运推向鼎盛时期。同时,对邗沟故道进行全面疏浚整理、拓宽加深,全长约300余里,水面宽40步。邗沟成为沟通江淮南北水道漕运的枢纽,由此富庶江淮及长江下游金三角的粮食、物资,将通过水上漕运,源源不断运往京都洛阳。

明清两代,贯串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经济的大动脉,而淮安因地处大运河中部的淮河、大运河交汇口,成为天下交通的枢纽,淮安地位的提升以及社会经济走向繁荣,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重镇。明初,太祖帝朱元璋定都南京,曾设漕运司,命武职大臣为漕运史,督理海运漕政不久即废。

明永乐元年,成祖帝朱棣始派亲信重臣平江伯陈瑄任督运总兵,驻节淮安,专门治理漕务。永乐十三年,陈瑄着力治理运河与淮河交汇口,从淮安城西管家湖至淮河鸭陈口,开河引湖水入淮通漕,并修建了4座闸。永乐十五年,又移至东南建板闸,从此漕船至淮安免除了过坝、渡河之苦。洪熙元年,朝廷命漕运总兵开府淮安,并加镇守淮安的职衔,又称镇守淮安总兵。景泰二年,因漕运不济,朝廷在淮安设立专门机构漕运总督部院,并任命素有才望,以都察院副佥都御史王竑为首任漕运总督之职,驻于淮安,统领漕政。一方面强化了国家对漕运的管理,掌管着长达1700余公里水路的漕粮运输,江浙鄂赣湘豫鲁七省归其管辖,运河沿线1.2万只漕船、12万漕军听其调遣;另一方面提高了淮安府在全国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地位。

漕运总督部院地位

淮安地处南北水运枢纽,东西交通要津,独特地理位置使得淮安成为了中央负责漕运的派出机构——漕运总督部院所在地。据《重修山阳县志》载:“凡湖广、江西、浙江、江南之粮船,衔尾而至山阳,经漕督盘查,以次出运河……故

漕政通乎七省,而山阳实属咽喉要地也。”《续纂山阳县志》又载,当年“漕都居城,仓司屯卫,星罗棋布,俨然省会”,“夏秋之交,粮艘衔尾入境,皆停泊于城西运河”,漕业之盛可窥一斑。

清代,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约数千万两白银,其中通过漕运征收就达70%左右。古老的大运河已成为支撑封建王朝政治和经济

的动脉,而淮安则成为维系漕运伟业的心脏。漕运给淮安经济和文化带来了空前的繁荣。河、漕、盐、榷、驿成为淮安城市发展的五大柱石,漕船制造、关税征收、淮盐集散、物质交易等方面,对淮安经济发展举足轻重。可以说,明清时期的淮安已成为中央政府的漕运指挥中心、河道治理中心、漕船制造中心、漕粮转输中心、国税征收中心和淮北盐集散中心。

明万历七年,漕运总督加兼管理河道。从山阳(淮安)县城至清江浦三十余里,除总督漕运部院、淮安府署、山阳县衙外,先后设有:漕运镇守勋爵总兵衙门、漕运镇守参将衙门、漕储道参政衙门、淮海道衙门、漕运刑部主事(员外郎)衙门、两淮盐运司批检所、淮北盐运分司署、淮安钞关衙门以及淮安府清军贴堂同知衙门、山清河务同知衙门、淮安府海防同知衙门、淮安府东河船政同知衙门、淮安府通判衙门等,衙门总数竟达20个之多,为全国省级以下地方政府所在地所罕见。清王朝建立以后,除继续在淮安设漕运总督署外,康熙十六年,又把河道总督府从山东济宁移置到淮安府清河县。

漕运总督署是统掌全国漕运的最高机构,设在山阳(淮安府治所)。漕运总督署的最高长官为总督,官秩从一品,总督署的机构庞大,文官武校及下辖官兵有两万余人。河道总督署负责督办全国黄河、运河堤防、疏浚工程等,最高长官是河道总督,官秩从一品或正二品。当时,全国行政区域划分有九个总督府,而淮安一地就有两个总督府,故时有“天下九督,淮居其二”之称。其中还没包括明嘉靖中业到清乾隆二十四年设立的,曾驻河下(府城西北关厢)的盐运分司等机构。因而,大批的理漕官吏、卫漕士兵、从漕杂役,甚至装卸搬运漕

粮的工人等都依此为生。围绕着漕运形成了一支巨大的“文武兵吏”队伍。这支队伍过于庞大,以致抱怨丛生。明朝灭亡后,漕军继续在清代漕运中发挥作用,每一卫所之下分成若干帮,每一帮有漕船约五六十艘。至清代后期,全国共有漕船118帮、6283艘。

从总督部院及其周边建筑能看出其中的等级关系。淮安城的官署几乎都集中在旧城(老城),而且大都盘踞在高大、空间开阔地段。漕运总督署是府城中品秩最高的机构,坐落在旧城正中,面朝南城门楼(镇淮楼),处于丁字交叉的大街口。屋宇高大雄伟,且是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。尽管府城周围几百年来因黄河夺淮水患连连,地势年年增高,部院旧址仍然高出其宅地方很多。在总督部院的周围,北有府衙,西南是县衙,东南有府学,西邻县学,各衙门环拱前后,作众星捧月的态势。这些建筑都处于地势较高的地段,凸显出官僚队伍在淮安的地位。

历代封建王朝对漕运总督遴选都很慎重,其人选多为勋臣世爵。明清两代,就任淮安漕运总督计262任,其中,明代为122任。清代140任,其中不乏名流俊杰,他们为漕运事业和民族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,也以独特风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,有治漕成绩卓著受到世人赞誉的,如有为官清廉得到世人拥戴的,三督漕运的青菜陶陶琰;天下第一清官施世纶;也有坚持操守为明王朝举家捐躯的朱大典以及壮烈殉国的史可法。这些名垂史册的漕运总督,在漕运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任岁月如何变迁也不能使其褪色。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爱民、恪尽职守、清正廉洁、舍生取义等优秀品质,是留给淮安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。

(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)